电磁兼容整改六步法
首先:查找确认辐射源的方法有排除法、频谱分析仪频点搜索法、元件固有频率分析法。而排除法包含有拔线法、分区工作排除法、低电压小电流的人体触摸法,轨道交通辐射发射整改服务公司,区域屏蔽排除法。元件固有频率分析法是指对一些元件的固定频率及其倍频频率分析归类法,辐射发射整改服务公司,如晶振和 DDR 等元件的工作频率都是固定的。
第二步:滤波一般分为电容滤波、RC 滤波和 LC 滤波等;
第三步:吸收电磁波方法有电路串联磁珠法、绕穿磁环法和贴吸波材料法。使用吸收电磁波方法时要特别注意:辐射**标电磁波频率必须在所使用的吸波材料所吸收电磁波频率范围之内,消防辐射发射整改服务公司,否则造成吸波法会失效。
第四步:接地法一般分为单点接地法和多点接地法。
第五步:屏蔽法一般有加屏蔽罩屏蔽法、外壳屏蔽法和PCB 走线布局屏蔽法。
第六步:能量分散法是指一些被测物的控制软件可利用展频和跳频等技术对能量集中的频段进行展宽频率带宽和跳变频率实现分散频段能量,从而使附加在单点频率上的能量降低,也就是起到了单点频率辐射的电磁波强度降低的功效。故此法对尖峰毛刺形波形的频率辐射**标会起到显著效果,对包络形波形频率辐射**标起不到明显作用。
电磁兼容整改常用的基本方法
改变电路板的布线结构
有些频率点是通过电路板上走线分布参数所决定的,通过前述方法不大有用,此类整改通过在走线中增加小的电感、电容、磁珠来改变电路参数结构,使其移到限值要求较高的频率点上。对于这类干扰,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其影响,就要重新布线。
想了解更多产品信息您可拨打图片上的电话进行咨询!
电磁兼容初步诊断步骤
整理的一套 EMI 诊断上的步骤﹐希望用系统的方式﹐快速的找出 EMI 的问题。这里并不准备探讨一些理论计算或公式推演﹐将从实务上说明。
当一个产品无法通过 EMI 测试﹐首先就要有一个观念﹐找出其问题点﹐此时千万不能有主观的念头﹐要在那些地方下对策。常常有许多有经验的 EMI 工程师﹐由于修改过许多相关产品﹐对于产品可能造成 EMI 问题的地方也非常了解﹐而习惯直接就下药1方﹐当然一般可能非常有效,但是偶而也会遇到没效果的﹐最后发现问题的关键都是之前认为不可能的地方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由于太主观了。因此﹐不论产品特性熟不熟﹐我们都要逐一再确认一次 ﹐甚至多次确认。这是因为造成 EMI 的问题往往是错综复杂﹐并非单一点所造成。故反复的做确认及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将初步的诊断步骤详列于下﹐并加以说明其关键点﹐这些步骤看来似乎非常平凡简单﹐不像介绍对策方法各种理论秘籍绝招层出不穷﹐变化奥妙。其实﹐许多资1深 EMI 工程师在其对策处理时﹐大部份的时间都在重复这些步骤与判断。笔者要再次强调﹐只有真正找到造成 EMI 问题的关键﹐才是解决 EMI 的较佳途径﹐若仅凭理论推测或经验判断﹐有时反而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